请输入关键字

二十年育翻译人才,三十载传中国声音——访外国语学院刘瑾玉教授

“谦和优雅,斯文博学”,这是第一次见到刘瑾玉后,我们脑海中最先浮出的八个字。

课堂上的刘瑾玉穿着一条简单的黑色连衣裙,亲和的笑容似乎总是能够驱散学生们的紧张情绪。以英文授课的她语言温婉流畅,仿佛一股清泉,流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正如一名同学所言:“上刘瑾玉老师的课,就是一场听觉盛宴!”

刘瑾玉,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兼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翻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二层次)和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A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三十年前,刘瑾玉进入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学习,从此与内大结下不解之缘。硕士毕业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求学期间,两代恩师的学术传承让她又一次感受到了翻译学的力量和温度。从此,她立下决心要终生投入到高等人才培养事业当中去。

第一代宗师许国璋老先生,作为国内最早研究和评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学者和哲人,新中国刚刚诞生,他就远涉重洋,回到北京投身于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尤因教材而名扬天下,稿费不菲,但他大多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和同仁,甚至还把留在国外书店非常金贵的一些外币,也给了当地进修的学生拿去买书。他待人真诚、宽厚,常常拖着老迈的躯体,为学生们四处奔走,大至学问政事,小到衣食住房,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的每一个学生,其中就包括刘瑾玉的恩师王克非先生。

然而,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社会在变,教育也需要随之改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克非先生首次提出翻译文化史观念,研究文化对于翻译活动的制约和翻译活动发生后对文化史的影响。沧海桑田,当年那个被许老顶着压力破格招收的特殊学生也到了古稀之年。在北外任教多年以来,他一直记得许老为他的书题写的序《自学得来的知识最可靠》,又将谦卑朴素的精神传承给当时正在学校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刘瑾玉。

“先生常常告诫我们,学术研究要扎实严谨,忌虚戒躁,文章写作要文风质朴通达,切记华而不实。”念着前辈的谆谆教诲,刘瑾玉老师将“勤于读书,勤于思考”的学风潜移默化地带入自己的课堂。对于“system”与“systems”这一类翻译上的细微区别深扒细挖,在她的课堂上似乎成为了师生共同的习惯;在她旁征博引各类著作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也跟着她的节奏,慢慢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我的课堂就是要培养胸怀祖国、立场坚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翻译人才”。恩师在指导上独辟蹊径,尤重引导,“取法乎上”的观念深深打动了刘瑾玉,于是她充分将自己在北外等先进学府感受到的先进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采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分层分类培养模式,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量身打造教学计划。同时,在具体的培养方案设计上,刘瑾玉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培养模式,目标是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培育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翻译人才。

   刘瑾玉认识到,当今时代,党和国家对于高等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在虚拟仿真实验课堂中开展的“联合国库布齐国际沙漠生态科技创新国际志愿者语言服务实训”中,她和一众教授紧跟时代步伐,用口译课程的“小课堂”来解说“大形势”,在“听与译”之间阐明“大道理”。及时将二十大报告中的“金句”作为教学材料,应用于教学以及实践,让外语专业的学生做好党二十大精神的“翻译家”,努力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并把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积极探索具有专业特色浸润式思政教育新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培养为国家与社会建设服务的新时代翻译人才。

在课堂中加入如此丰富的内容,还要保证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对于常人而言,绝非易事。而当我们问及刘瑾玉,这样教学会不会太劳累时,她只是轻轻摇头,“都值得”。是啊,当我们看到刘瑾玉谈及学生与课堂时眼睛里闪烁的光彩,答案已经显而易见。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正是对学生、对教育的热忱,让刘瑾玉在高等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始终奔行,不觉疲惫。

躬耕翻译领域,传播中国声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刘瑾玉选择翻译学的重要理由。刘瑾玉提到,翻译文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对外翻译历史传统与遗产的全面价值认同;有助于以中华民族翻译文化的历史智慧启迪中国当代实践,并推进世界翻译研究、和谐翻译研究新秩序的创新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一名中国翻译学者,刘瑾玉自觉承担起融通中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译介的重任,并将文学翻译的关注点放在从当前最迫切需要厘清的重大理论问题切入,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范式借鉴与思辨创新,尝试建立起最能满足民族对外翻译文化理论表达的新的范式与话语体系,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刘瑾玉提到,翻译本身不仅自成一个公共知识体系,同时也成为最重要的人类文化思想知识的宝库和传播渠道。翻译与传播具有天生的同构与互动性,基于此,更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多年来,她一直深耕于翻译领域,以口笔译理论研究、语言学视角下翻译研究、翻译文化史、海外汉学、概念史与数字人文研究为研究方向,发表《<翻译在现代日本>述评》《岂一个“富”字了得?——<国富论>百年汉译史述论》《<日本现代早期翻译文化史论>述评》《严复手批<国富论>英文底本研究》等论文,涵盖了西方经济学思想、重释及批评等诸多不为人知的翻译内幕。在得以揭露前人翻译自述与译本实情的诸多矛盾之处的同时,也反思、重估甚至是颠覆前期研究中的某些既定观点,为译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用绝对的专注去写东西,这是我对翻译学研究的尊重。”每当撰写研究论文时,刘瑾玉总要专门留出大段时间,把自己“关”在一处僻静的地方,给手机设上免打扰模式,屏蔽几乎所有的外界干扰,全身心投入到面前的文字中。此外,刘瑾玉老师还承担了诸多国家、自治区和我校重大口笔译工作,与文化厅等党政机关和高校开展长期的翻译实践合作。曾先后承担瑞士圣加仑大学校长莫尔一行来我校访问的口译陪同、内蒙古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连辑主席开幕式现场口译任务和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建校50周年“校长论坛”的口译工作。2010-2011年参加“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英文申报书的翻译与译审工作。谈及第一次承担大型口译工作时的情形,刘瑾玉老师坦言:“当然也是紧张的,但我并不慌乱,毕竟钻研了那么久,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些信心的。”也正是这样稳健的心态与强大的专业素养,让刘瑾玉老师在2012年荣获文化厅“优秀翻译工作者”称号;2014年、2018年获批内蒙古社科院“民族文化翻译工程”招标项目两项。

扎根本土之基,传承民族文化

内蒙古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理事和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会理事……纵使有着光鲜的头衔和显赫的学术地位,但在她看来,她还是最认同自己“中国学者”的身份。在从事翻译学领域学术研究的数十载中,她一直关注着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力求为民族文化注入鲜活基因,使其能在当今时代继续绽放光彩,实现对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她眼中,当前对于民族文化的发掘工作还远远不够,民族文化中还有更多独特价值需要被翻译、研究、应用与传承。在自己的著作《一带一路战略下内蒙古民族文化翻译与传播话语体系研究》中,刘瑾玉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将当今的对外交流传播与民族文化体系结合,让内蒙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资源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相融合,以翻译学、传播学为学科依托,采取多学科兼容、跨学科整合的方法展开实践与研究,把内蒙古丰富的红色资源同自然资源、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相融合,开拓出一条互通共融的非遗红色文化创新实践国际传播路径。

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儿女,刘瑾玉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有着极深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想将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送给包括自己女儿在内的青年大学生们作礼物。从女儿小时候起,刘瑾玉就有意识地用翻译过的民族故事,引导女儿接触、了解内蒙古民族文化。致力于从身边做起,让年轻一代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注意到我们也关注了今年5月7日揭牌成立的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她的眼睛闪烁了一抹光亮,向我们细致地讲述了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进一步推动北疆语言文化的融合发展与交流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是时代赋予展示民族形象、弘扬精神内涵的传导路径,有利于促进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刘瑾玉激动地说道。

目前,刘瑾玉的研究正借助内蒙古优秀文学文化对外翻译作品、译家和译作等新旧档案资料,在尊重翻译文化对外交流史的基本脉络和史实前提下进行挖掘、阐释当代新思。这一研究,将为我国当下面临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创新积累。

“仁者爱人,提携后进”,刘瑾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前,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翻译事业站在了新起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和使命。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如今,翻译这座沟通的桥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身影,他们将共同致力于加快建设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翻译专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而踔厉奋发,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邱灿 董俊晨  编辑:刘阳 指导教师:刘寒娥  刘艳婧    审核:刘雪峰)

Baidu
sogou